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行业的细分领域之一,也是国家未来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国路网总量的不断攀升以及机动车存量的快速增长,传统的公共交通管理方法和技术已经很难解决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如道路拥堵、交通事故频发、噪声污染以及运力运量不均衡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结合系统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人们开始逐渐将现代计算机、通信、定位、电子传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应用于公共交通领域,智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运而生。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借助现代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使得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分析、预测、管控等能力,充分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管理和运行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出行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实践,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安全水平、实现绿色交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国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是伴随整体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而发展的,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上游企业主要为在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中提供软件和硬件的制造商,包括计算机、通讯设备、监控设备、显示屏设备、供配电设备等以及配套的模组或辅材。此外,由于公共交通系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车联网、大数据等概念的兴起,核心产品解决方案有时需向上游企业咨询算法移植服务,以满足系统集成方案的设计要求以及业主方的需要。上业对本行业的影响主要反映在采购成本上,由于上业的供应市场较为成熟、处于充分竞争的格局,因此系统集成商处于一定的优势地位,受上业的发展制约较少。
下游则主要为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投资建设主体,包括各级地方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全国及地方性的道路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公共交通企业、各大车厂等。国家及地方的政策导向及投资规划直接决定了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状况,因此,智能交通系统行业与下游产业的发展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目前,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常用技术主要包括:现代通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光电分析处理技术等。目前,大部分车辆通过 4/5G 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对车辆、人员、路线、场、站等的位置坐标相互关联和查询;高精度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可以实现系统定位与授时;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实现对参与公共交通各要素的全方位分析,如智能排班、智能调度、决策分析、路线优化等产品;基于深度学习的驾驶员驾驶行为识别可以有效识别及确认其是否按照规范进行驾驶。
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公共交通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阶段,大多数还处于基于位置数据的集中监控和集中调度的水平,未来的公共交通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是一个更加综合、更加便捷、更加智能的高新技术行业。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对公共交通智能化的投入越来越大,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市场相对较为分散,地域性也相对较强,绝大多数厂商是规模较小的地方性系统集成商,各地智能交通项目也多由当地厂商实施。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涉及的领域较宽,细分子行业较多,大多厂商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软硬件产品和服务。其次是专注于平台研发的集成商,大多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角度来做平台,这些厂商在业务实现和软件研发上实力相对较强。另外,大数据作为近两年来比较新的业务,专注公共交通大数据的厂商虽然不多,但是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却比较明显。
受益于国家利好政策,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兴起使得众多利益相关方,如互联网、通信运营商、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制备、系统解决方案等企业纷纷融入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纵观整个行业布局,智能公共交通系统龙头企业专注于智能交通系统某个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客户资源的优势,建立起较高的竞争壁垒,尤其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高速公路收费、地理信息系统、道路视频监控领域的厂商逐渐由产品提供商向系统方案解决方案厂商转型,从前端向后端及云平台延伸,建立以前后端硬件到数据分析以及智能化决策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银江股份、千方科技、佳都科技、海信网络、易华录等为代表的智慧交通领域巨头均在不断深耕自身产品线或布局新领域。
目前,国内致力于智能公共交通系统领域的专业型公司不多,多数公司属于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简易的 GPS 设备生产厂家,由于缺乏对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深度了解,产品较为简单;第二类是专门从事智能公共交通系统领域的纯软件或纯硬件企业。由于软件与硬件的相互依赖,此类公司在系统功能和销售对象上相对受限;第三类是既有硬件又有软件的企业,但目前这些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但在业务布局上较为领先。
未来,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迭代发展,拥有雄厚技术实力与解决方案落地能力的厂商可能将淘汰技术薄弱的中小公司,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市场竞争格局也将会更加激烈。
随着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凸显,汽车尾气和噪声带来的污染愈加严重,世界各国均将优先发展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大部分一线城市大均已实现公交智能化。交通运输部共公布两批共 37 个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试点城市,其中示范城市中的10 个城市的部分示范建设项目已经完成相关评审验收工作。2020 年,在我国“新基建”大潮下,公共交通系统核心技术研发加速,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将全面赋能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实现低延时、高可靠和高速率的“人、车、路、云”协同互联。基于当前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的发展现状,我国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未来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建设将加速。TOCC 对各种交通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存储、统一维护、统一管理,并在更高层面对常态和应急状态下交通的某一方面或者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交叉配合进行协调指挥。在城市交通运行实时监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综合交通协调调度管理、行业管理精细覆盖、交通运输辅助决策方面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北京、成都、深圳等多地已建成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另有多地已经将建设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纳入其未来 3-5 年的交通建设规划之中。
第二,公共交通自动驾驶逐渐兴起。2020 年,国家发改委等 11 个部委联合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为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截至 2020 年底,国内发布自动驾驶测试政策的城市有 27 个,此外,江苏,广东,浙江,湖南,河南和海南六省发布了省级自动驾驶测试政策。全国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的城市持续增加,国内开放测试道路里程已超3000 公里。公交车辆运行线路固定,运行环境相对简单,是最有可能首先运用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域之一,同时交通大数据为半自动和自动化交通工具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撑。宇通客车、轻舟智航、深兰科技、金龙汽车等公司均发布了自动驾驶示范公交车,多地也有自动驾驶公交示范线路在示范运行,但目前大部分的自动驾驶还都处在单车智能的状态,除了部分地区对示范路网进行改造外,很多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区也在积极布局基础设施的改造。
第三,“人、车、路、云”互联互通的应用体系将加速构建。随着 5G、AI、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通过人、车、路及云平台之间的全方位连接和高效信息服务,构建协同管控、协同安全和协同服务的新一代智慧交通体系,对提高交通系统效率、节省资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事故发生和改善交通管理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推进以数据为纽带的“人-车-路-云”高效协同。
此外,随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逐步与光电技术融合,行业技术门槛的提升对厂商创新能力和技术产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大中型厂商具备先发优势和较强的研发能力,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云计算、车联网等新领域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行业整体的利润水平将得到保障,但行业内部的利润水平呈现出分化的趋势。一方面,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龙头企业,尤其是有能力提供核心中高端产品及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优质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研发优势、质量优势以及品牌优势,不断开发增强新技术的应用,开发新产品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扩大产销规模,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另一方面,缺乏研发能力的中低端产品生产商面临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利润水平出现下滑。
整体而言,我国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几年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驱动下,将会保持高速发展的状态。但同时,我国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还存在着一定的进入壁垒。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具有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稳定性要求高等行业特点,需要一系列成熟产品支撑,又需要最新的技术革新。包括电子信息工程、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工程等,需要企业能将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等技术有机融合。同时,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需要运用完善的平台系统和产品来建立智能交通网络,要求企业对行业有深刻的了解。因此,长期从事产品研制、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具备更多优势,包括历史经验、技术先发性和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因此,业务及技术因素是制约其他企业进入该行业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属于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应当具有设计、研发、服务、营销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些人才除了需要具备行业相关技术理论知识,还必须深入了解交通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标准,更需要具备丰富专业的实践经验,而这些经验只有通过长期的反复实践才能够获得。因此只有拥有足够数量的知识复合型人才,才能保证企业在该领域具备持续的竞争力。目前,国内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还比较匮乏,同时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周期,形成了较强的行业壁垒。
现阶段,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内供应商车载设备的接口定义、终端软件与客户端系统软件的通信协议等存在差异,导致下游客户更换或混用相关产品的成本较高。此外,行业先入者对客户的业务相对熟悉,对客户需求的认识和理解也相对深刻,且能够给客户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支持,这是新入者短时间内难以做到的。因此,行业先入者与客户粘性较大,对于新入者构成较大壁垒。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的下游客户主要为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此类单位对预算、采购及货款结算都有严格的要求及流程,且规模较大的项目建设周期一般较长,结算周期也相对较长。企业需要准备充足的资金以应付项目前期的资金垫付。这就要求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以维持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除此之外,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系统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前期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保持企业的技术的领先性。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第五节 2017-2022年上半年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财务能力分析与2022-2028年预测
第六章 POLICY对2022-2028年我国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第九章 普●华●有●策对2022-2028年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第十三章 普●华●有●策对2022-2028年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展望
第十四章 普●华●有●策对 2022-2028年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狂拉逾1000基点!人民币汇率几乎收复年内全部跌幅 离岸人民币升破7.1元关口
惠普战 99 商用一体机配置上新:i5-14500 + 1TB 售 4899 元起
机械革命推出蛟龙 15 Pro 笔记本:R7-7435H+RTX4060,5499 元起
妈妈不敢喝豆汁让女儿先尝试一下,萌娃喝出表情包直接干呕,“此时笑容一定转移到了妈妈的脸上”